NEWS AND INFORMATION
新闻中心
|
维权就业双轨并行 服务民生共筑和谐丨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推行“劳动维权+就业帮扶”服务模式为破解政策传递“碎片化★”、服务触达★“不均衡★”难题,合作街道首创★“社会保障服务温馨告知★”服务牌体系★,以★“精准布局+全天候服务”为核心,在辖区17个园区★、4座写字楼及公寓的电梯口、食堂入口等高频流动区域,设置36块政策公示牌。服务牌中包含劳动维权、就业指导、招工求职★、社保咨询四大板块服务热线,让劳动者★“抬头可见、扫码即达”★。 同时★,合作街道创新开发“西区人才★”线上服务平台,集成政策查询★、投诉受理、岗位推荐等功能。劳动者通过小程序可一键提交纠纷诉求,后台系统自动分派至专职调解员,确保48小时内响应。平台上线后,线上咨询量不断增长★,政策知晓率不断提升★。数据显示★,在2024年8月至11月期间,电线通,网络理政投诉量同比减少111件,服务效率与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。 据了解★,南充籍务工者郑先生因中介虚假宣传维权后,调解员迅速对接其电工技能与辖区制造业需求,3日内为他推荐了3家企业进行面试★,最终助力郑先生顺利入职某科技公司。2024年,合作街道通过“三调协作”机制化解纠纷212起★,结案率达80%,并为135名劳动者建立就业档案,联合行业协会收集企业空缺岗位120余个,举办“维权转就业”专场招聘会4场,实现“案结事了、人岗相适★”的双赢局面。
面对劳动仲裁案件年增13%★、失业人员求职难的结构性矛盾,合作街道首创“调解即帮扶”机制,将就业服务嵌入纠纷化解全流程。在“一站式联处中心”,调解员不仅解决薪资拖欠★、合同纠纷等问题★,更同步采集劳动者技能水平★、就业意向等信息,建立“一人一档”帮扶台账★,联动辖区企业精准匹配岗位。
针对辖区企业“用工荒”与“求职难”并存的现象,合作街道一方面搭建“企业共享联盟”,通过“需求清单+资源清单★”双轮驱动,打通人力资源内循环;另一方面★,组织“楼宇政企沙龙★”“高新大讲堂”等活动★,截至目前,开展招聘活动16场★,为辖区群众提供岗位1709个★,高效促成就业匹配。 从“被动应对”到“主动服务★”★,从★“单一调解”到“多元赋能”,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以创新破题★、以数据赋能、以民生为本,为劳动者点亮了维权与就业的双重希望。“接下来★,我们将以更有温度的服务、更可持续的机制,推动劳动就业工作从‘保稳定★’向★‘促发展’升级,不断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★、幸福感★、安全感★。”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。 此外,合作街道建成★“蓉易就业”基层服务站点,配置智能终端设备★,实时更新岗位信息。同时设置劳动维权窗口和基层调解组织,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和公益活动★,提高法律知识的传播度和劳动者的参与度,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★,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。截至目前,组织各类公益活动11场,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主题沙龙等培训22场。据悉★,该站点投用后,劳动者平均求职周期缩短,企业招聘成本降低,真正实现“服务下沉★、资源上行”的良性互动★。 近日★,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以“劳动维权+就业帮扶★”双轨并行为核心,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,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,有效破解劳动者维权与失业再就业的双重困境。通过★“通道覆盖精准触达、维权就业无缝衔接、政企协作拓岗稳岗”三大策略,合作街道累计帮助150余名劳动者完成求职登记,推荐25人成功再就业,劳动纠纷调解成功率达80%,网络理政投诉量同比下降111件,劳动者满意度不断提升,助力街道实现“稳就业★、促和谐”高质量发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