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AND INFORMATION
新闻中心
|
上交所IPO年内首审中策橡胶成功过会募资额大降30%作为上交所首家上会IPO★,上会审议关注了哪些问题★,发行人又为何下调募资金额★? 有投行人士分析,当前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企业融资的合理性与必要性★,在此背景下★,企业也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★,审慎调整融资规模。合理的融资规模既贴合企业发展需求★,又符合监管导向★,或也为其IPO过会增添了胜算★。 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★,募集金额调减至48.5亿元、项目减少到5个。原计划募资1★.5亿元的“研发项目升级及信息化建设技术改造项目”和28.5亿元的“补充流动资金”均被删除,更新后增加了★“在泰国增资建设高性能子午胎项目”,拟投入募资金额8.5亿元★。同时★,第一个项目名称也进行了删减。 首次招股书显示,发行人最初拟募集金额为70亿元,分别用于6个项目,其中★,31.88亿元用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为最多,其次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28★.5亿元。 对此,公司在上会稿中结合合并利润表数据称,由于公司生产规模扩大、境外市场对国内轮胎产品需求持续旺盛★、美元升值等有利因素的作用下,2024年1-9月营收与毛利率均有所增加,在营收增长和毛利率提高的带动下★,2024年1-9月扣非归母净利润较同期也呈增长态势。 本次上会,监管主要聚焦两点问题。一是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相对较少,以及2024年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环比增幅高于行业平均值的原因及合理性,是否存在跨期调节利润的情形。二是配合中介机构执行客户和经销商走访核查程序是否充分,走访对象和范围是否受到限制★,替代程序有效性和证据的可靠性。
两项问题具体来看,均与公司财务表现紧密相关。跨期调节利润会导致不同时间段的真实经营成果无法准确反映★;而中介机构对客户和经销商的走访核查★,是了解公司交易真实性★、核实财务数据的重要手段。发行人财务表现状况到底如何? 穿透股权架构★,仇建平和仇菲因合计控制发行人46.95%的股份及相应表决权,为发行人实控人★。在仇建平资本版图中,旗下4家公司仅剩中策橡胶未上市★。这意味着,若中策橡胶成功上市★,将进一步提升整体市值★,拓展资本版图。 2月7日,上交所发布公告,2月13日将审议主板企业中策橡胶的IPO申请。中策橡胶成功过会★,成为节后上交所首家IPO过会企业★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也是继深交所主板IPO马可波罗过会后★,年内第二家成功过会的企业★。 回顾上市历程★,发行人自2023年3月1日申请获受理后,因更新财务数据多次中止审核。在2024年12月更新招股书后不久,被定于2025年2月13日上会。值得一提的是★,发行人拟募资金额在更新招股书后从最初的70亿元缩减至48.5亿元★,下调幅度高达30%。相似的是,先前过会的马可波罗也缩减过募资金额,但中策橡胶缩减数额远超马可波罗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★,中策橡胶累计分红达28亿元★,其中2020以分红11亿元为单年分红数额最多的一年。在最初募集金额里,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数额就占据40%★,而大额分红后又计划大额补充流动资金,这种情况容易引发市场质疑。此次募资项目中不仅删除补充流动资金★,调整后的募资项目更加聚焦主营业务★,新增项目也更契合公司全球战略化布局方向,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★。 从公司发展战略来看★,此次募资是为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,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为主。公司表示★,本次募资金额将用于半钢胎★、全钢胎产能扩张。未来,公司将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★,贯彻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理念★,坚持绿色制造和高端制造★。随着中策橡胶上市进程的稳步推进,有望助力其从★“传统制造”向★“智能制造+绿色经济”转型,加速实现全球化布局★。 据上会稿显示★,中策橡胶是一家轮胎制造企业,主要从事全钢胎、半钢胎、斜交胎和车胎等轮胎产品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由中信建投保荐。因长期稳居中国轮胎行业第一梯队★,此次上市被视为国内轮胎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IPO。 根据上会稿★,发行人从2021年到2024年年中,分别实现营收306.01亿元★、318.89亿元★、352.52亿元★、185★.18亿元,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2.92亿元★、10★.81亿元★、24★.98亿元、21★.44亿元★。可以看到,营收逐年增长,前两年扣非后净利润略有下滑。 此次过会★,中策橡胶将募资额度调减至48.5亿元,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。对比两次招股书,不仅募资金额大幅下降★,募资项目也进行了不小的调整。 |